他是曾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電視劇“金鷹獎”的著名導演,他的代表作《滿江紅》、《阮玲玉》、《腳下天堂》、《決戰南京》、《舞女》等家喻戶曉;他也是中國電視劇導演指導委員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的海外理事;與此同時,他還是加拿大溫哥華皇家電影學院的院長,他就是沈悅——一位以不同身份一直耕耘在中國電影行業一線的電影先鋒。
“二十年前,中國電影在技術層面的突破主要聚焦在同期聲、色彩、以及鏡頭的運用上,那時候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每一部作品都要帶給觀眾全新的、令人驚異的審美視聽覺體驗,F在時代不同了,電影在技術層面的突破在于新媒體與AI,但我的追求一直沒有變,中國電影的發展需要既傳承又創新!
秉承著在傳承中創新的理念,沈悅導演不斷在自己的作品中嘗試,他擅長重大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執著于展現劇中人物細膩的感情戲與跌宕起伏的命運,而他對于色彩、聲音、意象等方面的精準把握,構成了其影視作品獨特、濃烈的藝術風格。
面對國內高速發展的影視產業,沈悅導演沒有局限于國內市場,而是不斷將國產影視作品創作與國際接軌,他致力于和海外優秀影視劇制作團隊進行有效溝通與合作,將歐美影視劇創作理念與制作管理經驗運用到國產影視作品創作中。
“這也是為什么我要建立一所電影學院的原因,中國電影需要中國人的思維,中國人的視角,中國人的文化與審美,這是傳承的部分;但在創新上,尤其是視覺創新領域,我們需要向歐美學習。隨著我在電影視覺藝術領域的不斷深究,建立一所學校,讓熱愛電影的年輕人有機會學習VR、AR、AI等最新電影視覺技術的想法也就越來越強烈!
2023年2月,沈悅邀請自己的好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老師一起參加了由溫哥華皇家電影學院主辦的藝術講座:《獨行者的護身符:科幻與電影》。近百名視覺創新愛好者與科幻愛好者一起參加了這次講座。早在10年前,沈悅導演就與劉慈欣老師合作拍攝了《末日拯救》等科幻實驗短片,在短片中實驗了當時最新的視覺特效。這十年,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也證明了中國人可以講好科幻故事,做好視覺特效。
沈悅導演在視覺特效領域的耕耘背景與經歷,使得他樂于使用最新的技術與創作理念,在拍攝中大量使用特殊視效解決方案來為電影服務;也使他在創辦學校過程中,特別看重電影與創新新技術的結合。
“在溫哥華皇家電影學院學習,學生不管是學習電影制作專業還是學習電影攝影專業,都必須要選擇“電影與人工智能”以及“電影與新媒體”這兩門專業課。為什么我要這么要求呢?原因很簡單。對未來的電影從業者來說,電影與人工智能、電影與新媒體是全新但必須要學習的領域,這些領域在國內被探討的多,應用的少。隨著GTP的發展與普及,用AI制作電影,用新媒體呈現電影,這類的應用在國外越來越多。我們學院目前正在建設的虛擬攝影棚就是在這些領域的一些探索。
學院建設的虛擬攝影棚
溫哥華是加拿大電影工業的核心城市,它的電影工業非常發達,是北美洲繼洛杉磯和紐約之后的第三大制片中心,擁有高度發達的點電影特效、電影攝影、電影制片等產業,素有“北方好萊塢”之稱。近年來,大部分美國好萊塢的特效以及AI應用創新基地都放在了溫哥華,這讓溫哥華畢業的電影人才有機會可以接觸到最先進的電影新技術。
“我特別希望未來可以培養一批既懂電影又懂人工智能,既懂電影又懂新媒體的年輕人,我叫他們新技術人才。新技術人才需要既傳承又創新,他們需要在對電影的熱愛上傳承,需要在做好電影的情懷上傳承,需要在電影新的呈現形式上創新,需要在電影新的視覺藝術上創新。這是我特別想傳遞給年輕同學們學習電影的新理念!
20年前,中國開放了電影發行,拍攝,放映,院線電影的概念得到普及。2003年當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是1億元人民幣。20年后的今天,中國電影總票房已經突破了500億。從1億到500億,五百倍增長的背后是觀眾們千萬倍熱愛支持的結果,更是幾代中國電影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沈悅導演經歷了中國電影飛速發展的20年,從中國電影“華表獎”、電視劇“金鷹獎”的著名導演到溫哥華皇家電影學院院長,“在傳承中創新”是他對中國年輕電影人的希冀,也是他對電影持續熱愛的艱深摯情。